貓貓水族工坊

貓貓水族工坊

3.12.09

視覺心理學 981108

981108
最具有場之依從的攝影者:適合建築攝影
建築攝影師,無法忍受歪斜的線條
建築攝影師用照相機有水準儀且毛玻璃上有水平垂直線
初學攝影者容易拍成歪斜的照片

視覺訊息的處理模式
知覺系統:一般而言,知覺系統包含三種基本組織
1.知覺經驗
2.知覺記憶
3.知覺反應

客觀真實的訊息處理模式
視覺刺激與反應之間相互呼應,知覺的結果應與訊息真相十分一致
因此知覺的刺激並非同時發生,而是依循特定的知覺流程來處理

知覺流程(視覺)
視網膜投影→短期儲存→視覺影像→短期記憶⇆長期記憶

反應組織→輸出反應

視網膜投影不一定會形成有意義的知覺,如一聲巨響,視覺訊息就消失了
視覺影像代表視覺訊息在此組裝成有意義的知覺影像
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是可逆的流程,視覺影像並不像錄影機不假思索完全記錄,而是受到知覺系統影響做出修正
短期儲存只能表留1/4秒

短期記憶
短期記憶比短期儲存的時間稍長,有時可以長達好幾秒
如果短期記憶的視覺訊息經過好幾次的排練或投入較多的注意力,短期記憶可能進入長期記憶體系
正常人對於記憶中的影像與原本的影像不會相混

記憶影像與視覺影像
記憶會影響視覺影像所產生的知覺
如遇到多年不見的朋友,仍然可以藉由記憶叫出對方名字;古裝片或經過造型設計仍可知道演員是誰
這是記憶影像與視覺影像之間產生對照比較的結果

輸出反應
1.指最末端的知覺流程,將視覺刺激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知覺反應
2.如把眼睛所見畫成圖畫、寫成報告、說成故事等
3.職業的輸出反應師傅:如完稿、分色、修色師,要對於印件做出色調修正之判斷;警方辦案之繪圖畫家必須由被害人口述繪製歹徒容貌等
4.是很複雜的知覺轉換過程,可以透過訓練、補習強化這種知覺轉換能力
5.任何人都不能把眼睛所見用記憶的方式,精確又毫無保留地傳遞給第三者,這是攝影在視覺傳播十分重要的原因
6.草圖草稿是導演、建築師、設計師、廣告設計人員必備的輸出反應工具

順序處理與同時處理
順序處理:一次只處理一個單位,處理完畢後再處理下一個單位的訊息
同時處理:同時處理兩件或更多單元的訊息處理模式

以閱讀舉例
逐頁閱讀便是順序處理
以雙眼閱讀,雙眼同時接受訊息便是同時處理
事實,視覺系統處理訊息仍有先後之分

以攝影舉例
單一照片只需瞄一眼,就能了解其整張照片的內容與訊息情節,是同時處理
連作、順序安排的攝影展覽、作品集形成完整之覺得過程,是順序處理

速讀的原理
短期儲存大約持續1/4秒,訊息停留瞬間不是被處理,就是被刪除
外籍人士面對一篇英文文字,每一英文字母處理時間大約1/100秒,一秒鐘約可看3行(20個單字)
易言之,人可以同時處理一定量的訊息
如果把處理單位擴充由字母、單字、片語、成語、子句,處理速度會加快

完形心理學
就是試圖把雜亂的圖像訊息加以分類、分組,重新組裝成有條理的組織架構,以方便人們知覺記憶的一種學問
就是一種圖像的視覺訓練

對比的知覺

亮度的對比
亮度對比的知覺,是察覺亮度之間的比例,而非亮度的差異
幻燈機與螢幕再隔絕光線的情況(幻燈機是唯一的光源),此時觀賞影像投影非常舒適
打開室內燈光,對比會明顯降低,螢幕的亮度差異並未改變

觀賞平面照片
增加照明光源的強度,會增加深色與淺色調的亮度差異,但不會改變兩者的亮度比例(Ex K/n=表面亮度)
E=被攝物表面光照度,單位呎燭光
k=被攝物表面反射率
被攝物亮度比 100:1,相紙可以呈現2.0濃度差異
被攝物亮度比 200:1,相紙可以呈現....濃度差異

整體反差與局部反差
攝影圖片最好要有高局部反差(有細部層次)

同時對比
指兩種不同視覺刺激並列時,兩者的亮度、色彩飽和度、尺寸的知覺差異會明顯增加的現象
中央的灰色以黑色背景當中的為最淺
為了凸顯主題,要選擇差異較大的背景

同化作用 Assimilation
和同時對比正好相反,表示新增的視覺刺激使得原本的刺激屬性向他接近的現象

Gestalt Theory
訊息的選擇

何謂 Ganzfeld
在視覺場內完全沒有任何視覺元素存在的創礦,如緊閉雙眼、遇到濃霧、伸手不見五指等,這種完全由均質構成的假設性視覺場,稱為Ganzfeld
人們會因缺乏參考座標而喪失方向感與方位,時間稍常會產生感覺剝奪之知覺扭曲,甚至造成暫時性失明的生理現象
他是一種視而不見,無法找到凝視的參考點,也無法引起任何視覺意義...

視覺元素
凡是存在於視覺場中任何由非均質物體所組成,可以被辨識的物體皆可稱為視覺元素
視覺元素會因心情、生理需求等主觀好惡的改變,而被有目的的篩選,留下或淘汰,響看的留下其餘皆拋諸腦後

圖與地 figure & ground
視覺場中一定存在有主體與背景的對立關係
圖與地不可能同時存在
引起關注的部份稱為圖,被忽略的稱為地

Kurt Koffka 柵欄圖
注視的時間一久可以看到四根柱子而非七條垂直線

Escher 圖地反轉畫家

圖與地是一種主觀性的選擇過程

圖與地的特徵
即使圖與地在同一個物理平面,但是圖比地總是更接近觀眾
圖與地不能同時被察覺,但是可以先後被察覺
圖佔據比地更少的面積
圖有明顯的輪廓與邊界,但地則否
圖有明確的形狀或形狀的特徵,但地則否

視覺心理學家魯道夫Arnheim說....
獵人眼中的世界不同於植物學家或詩人眼中的世界
這是詮釋圖與地關係十分簡單貼切的說法

圖與地之界線
這一條線形成兩個圖形的共同輪廓線,稱為共有的外型或分享的外型,這兩種共存的圖形彼此競爭主體的地位,稱為外型競爭。不斷地競爭推拉會產生視覺的張力..

雕塑家 Henry Moore 眼中的正負向空間
攝影師的對焦點稱為圖、失焦、晃動、髒點視為地
電子訊號 signal,雜訊 noise

圖與地的通則
圖比地更容易連想起確定的意義與感覺
圖比地具有更多紋理細節的描寫
圖比地具有更高的密度
單純或隨處可見的圖形容易形成圖之概念
律動旋轉的圖形容易形成圖的概念
相似或對稱的圖形,圖與地之概念容易反轉
圖形的方位是水平或垂直容易形成圖之概念
加入較多的細節紋理之描寫,容易形成圖之概念

圖與地(攝影的應用)
戶外人像慣用大光圈求得淺短的景深
精細刻劃主體細節紋理,要精確對焦,也須計算主光輔助光之光比
建築攝影師為了保持垂直線條要用移軸相機或PC鏡拍照
慢速快門時須架上腳架,目的是增加主體的清晰度(增加圖的概念)
型錄攝影往往使用素色背景,以增加圖與地之差異

沒有留言: